瓜片百科六安瓜片历史

史说七碗清风竟然源自六安茶

时间:2018-10-30 19:45

茶以地为名,六安之产谓六安茶,又称六安贡茶、六安州茶。明代陈霆《两山墨淡》(1539年)记载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玉堂联句有云(明·万历12年六安州志称艺文为《咏六安茶》)。七碗清风自六安,每随佳兴人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时一酌中沦水,重试君谟小风团。”说卢仝七碗茶两腋清风之佳兴来自六安茶,道陆羽茶经遗漏了可与君谟小风团比美的六安茶,幽默浪漫,妙趣横生。

明代许次纡《茶疏》〈1597年)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山县之大蜀山也”。清代乾隆41年()7.有霍山黄芽之名,已肇于西汉,《史记》云,寿春之山,有黄芽焉。”的记载。唐代李肇《国史补》(825年前后),唐末毛文锡《茶谱》(889一904年间),都有“寿州:霍山黄芽”的产地茶名的记载。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856年)有“寿州霍山小团"的产地茶名的记载。唐代斐汶《茶述》(八世纪),有寿阳(即寿春)茶叶土贡的记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麻步场、霍山场为江淮六州13个榷茶场之列。

古代茶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明代贡茶,武夷雨前最胜。明末清初以来,贡者十余处,上供专用六安。明末李日华《六研齐三笔》(1634年)记:“余友王昆翁摄霍山令,亲治茗,修贡事,因著六茶纪事一编,每事讠永一绝。余最爱其焙茶一绝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县令亲身治茗修贡,县境家家采焙忙,一县飘茶香,艺文记实与夸张结合,景观逼真。

清代阿世坦《清会典》(1690年)记载:“康熙十七年题淮;浙江、江南、湖广、福建、应解芽茶,俱照江西例,布政司汇齐,仍应谷雨后十日,照例起解。其江南省六安霍山芽茶,仍另委官起解,于进到时,即会同光禄寺交送内务府收供内用。”史料记载,明初“额贡芽茶,岁不过二十斤”,后来增加到“六安州岁贡芽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十二两”“康熙五十九年奉部文,添办芽茶一百袋,“·共四百袋,”除了贡额之外,还有细茶之征,实际数量远超贡额,仅明代正德十年“《王府取去芽茶一千斤,细茶六千斤"。清代咸丰以后各地陆续取消贡茶,然而六安茶人贡一直延续到清末。

贡茶生产推动了六安茶的发展,产地扩大,产量增加,商品茶贸易也进一步兴盛起来。清代顺治12年G655年)《霍山县士》“六安茶,六安与霍山并产也,茶以六安名,当笛未建县已有贡额,故辖于州而名之,然亦记实之词也。”县志还详记了霍山县茶山有落儿岭、桃园河、挂龙尖、乌梅尖、佛寺岭、五溪河等22处,六安州茶山有流波撞、苏口、龙门冲独山、毛坦厂、齐头冲、康波畈、麻埠、东溪、西溪、东石笋、西石笋等32处。清代乾隆41年(1776年)《霍山县志》,将茶山分为东山、北山、南山、西山,东山、北山为六安州茶山计59处,相当于现时霍山县东西溪、单龙寺、真龙地、与儿街,六安市毛坦厂、东河口一带和金塞县、六安市的西淠河流域。南山、西山为霍山县茶山计36处,相当于现时的东淠河流域和落儿岭、诸佛奄、桃园河一带。从顺治12年到乾隆41年的120年间,州茶山增加27处,县茶山增加14处,六安茶产区向淠河上游深山区扩展。

六安茶产品制法和品名的演变、创新、除纳贡外,主要是市场需求和茶叶生产自身特点决定的。明·黄一正《事物绀珠》(1591年)茶类列今茶名97目,其中有“六安茶出六安霍山”。列古制造茶名101目,其中有“黄芽出霍山”。明·陈仁锡《潜确类书》Q630年前后)有“小岘春小岘山在六安洲,出名小岘春,即六安茶也”。明·方以智《通雅》(1641年)有六安龙井、六安贡尖之茶名记载·清·康熙23年(1684年)《江南通志》载:“物产庐州府茶六安、霍山并产名茶。

“·其最著惟白茅贡尖,即芽茶也”。清·乾隆41年(1776年)《霍山县志》载:“茶本山货属,以茶为冠。其品之最上者日银针(仅取枝顶一枪),次日雀舌(取枝顶二叶微展者),又次日梅花片(择最嫩叶为之),日蓝花头(取枝顶三·五叶为之),日松萝(仿徽茗之法,但徽制截叶,霍制全叶),皆由人工摘制,俱以雨前为贵。其任枝干之天然而制成者,最上日毛尖,有贡尖、蕊尖、雨前尖、雨后尖、东山尖、西山尖等名(西山尖多出雨后,枝干长大,而味胜东山之雨前);次日连枝,有白连、绿连、黑连数种,皆以老嫩分等次也”。清·袁枚《随园单食》(1780年前后),列有六安银针、毛尖、梅片茶名。清·姚范《援鹑堂笔记》(1860年前后)载:“六安茶产自霍山。第一蕊尖,无汁。第二贡尖,即皇尖,皇尖只取一旗一枪。第三客尖。第四细连枝。第五是白茶,有毛者虽粗亦是白茶,无毛者即至细是明茶。明茶内有粗老叶,其梗有骨,大小不齐。明茶之后,名日耳环。耳环之后为封头。封头之后为大运,即老叶,乃隔冬之枝于也。”清·光绪31年(1905年)《霍山县志》云:“梅花片、蓝春头、松萝春,则茶放叶者,统称之为小茶”。民国·徐珂《可言》(1924年)云:“六安茶之通行者,日毛尖,亦有旗枪之名。一·“旗枪者,一梗一叶也”。陈椽主编《中国名茶研究选集》(1985年)云:“寿州黄芽经过历代演变为现时生产的黄小茶和黄大茶,成为安微省之大宗特产”。六安茶包括嫩度特优的银针、蕊尖,到叶质粗老的连枝、封头、大运,是一个由嫩到老的产品系列。

六安茶进贡之后就可以发卖,商茶之产销,在明清年间就有相当规模。清·康熙38年(1699年)《六安州志》云:“茶通贸迁,礼遗烹沦,其用颇广,六安名亦最著,但自霍邑分治后,茶山数十处皆在霍,·“·“开市列肆·商贾骈迹者十不及一,乃人习而不察,尽日之为六安,殊不知霍享其实,六当其名耳”。嘉庆21年(1816年)《霍山县志》云:“土人不辨茶味,唯燕、赵、豫、楚需此日用,每隔岁经千里,扶资裹粮,投牙预质。及采造时,男女错杂,歌声满谷,日夜力作不休。富商大贾,骑从布野,倾囊以质,百货骈集,开市列肆,妖治招摇,亦山中盛事”。

到20世纪初,六安茶的营销记述甚详。清·光绪31年(1905年)《霍山县志》云:“茶为第一。茶山,环境皆有,大抵山高多雾,所产必佳,以其得天地清淑之气,悬岩石罅,偶得数株,不待人工培植,尤清馨绝伦。故南乡之雾迷尖、挂龙尖二山左右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茶商就地收买,倩女工捡提,分配花色,装以大篓,运至苏州,苏商熏以珠兰、茉莉,转由内洋至营口,分售东三省一带,近亦有与徽产出外洋者。次则东北乡与西南近城一带,多北运至毫州及周家口,半熏茉莉,转售京都、山西、山东。而西乡自土地岭以西,迤逦而南,茶味厚微苦,枝干粗大,采焙不精,皆青、齐茶商于大化坪、五溪河收买,运销山东一路。诸佛庵以北数保,则由土人运至州境之流波砬,西乡收买,自行焙制,运销山西、口外、蒙古等处。极西之九五保,所出既微·味制俱逊,多为鄂人收买。至前志所载诸名目花色,如银针、雀舌,则茶始萌芽者;梅花片、蓝花头、松萝春,则茶初放叶者;统名之为小茶。价计数倍,采亦维艰,故惟近城及柳林河渚佛庵数处有之,运售京都为多”。

六安茶由于纳贡宫庭,臣属报效和馈赠权贵、朝士故旧,以及商贾运销京都、岭南、东北及晋鲁鄂诸省,名声大振,借名之事在所难免,新安祁南汪己茶商留存下来的报单云·“具报单人安徽羲顺安茶号向在六安采办雨前上上细嫩真春芽蕊加工拣选不惜资本向运佛山镇经行出售历有一百六十余年"。报单上方正中有“羲顺号”、“六安茶"、“货真价实”字样。祁门也是古老茶区,茶产丰而质亦胜,乃商贾营销安茶借六安茶之名耳。现时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经营的“六安茶”,名出六安也应是无疑的。到建国前夕,六安茶已演变为米茶、毛尖、瓜片、蓝花、大茶等组合的产品系列。建国后因改制红绿茶出口和购销政策、流通体制变化,六安茶产区成了“霍红”、“舒绿”的毛茶生产基地,米茶、毛尖、兰花等小茶基本停产,大茶产量也因产区缩小而减少。七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产量增加,茶叶供不应求状况的缓解,茶叶购销政策和流通钵制改变,内销茶生产扩大,历史名茶又重放异彩。六安茶在制法和产品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品名演变,技艺出新,然而古老的六安茶产区,千百年来沉积的制茶工艺精华,得天独厚的优异自然风味,一脉直传,没而不朽。现时生产的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齐山翠眉、齐山毛尖、霍山翠芽、六安碧毫、小岘春、黄大茶等名特优新茶叶产品,仍继承了六安茶的炒焙技术。笔者预言,六安茶产区将还原返本,成为江淮间重要的内销茶生产区。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六安瓜片百科
六安瓜片商城